特拉维夫地方法院的地下大厅里,75岁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第24次站上被告席。
他面对受贿、欺诈和背信三项指控,成为该国首位接受刑事审判的在任总理。
法庭外,抗议者高举“审判总理即审判国家”的标语,而他的律师阿米特·哈达德则怒吼这是“政治迫害”——这场自2020年5月开始的拉锯战,此刻正以每周三天、每天六小时的密集质证节奏推进。
若罪名成立,内塔尼亚胡将面临最高13年监禁:受贿罪可判10年,欺诈与背信叠加3年。
检方指控他从好莱坞制片人手中收受价值超20万美元的雪茄与香槟,并秘密干预电信频段分配以换取媒体正面报道。
更讽刺的是,他一边宣称“指控微不足道”,一边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由27次申请延期庭审,甚至推动司法改革试图削弱最高法院权力。
国际刑事法院(ICC)的逮捕令如同第二道绞索。
展开剩余67%2024年11月,ICC指控内塔尼亚胡和时任防长加兰特在加沙实施“系统性饥饿战术”,故意切断平民食物、水电和药品,犯下战争罪与反人类罪。
这份逮捕令已获荷兰、比利时等5国明确支持,荷兰外交大臣费尔德坎普直言:“若他踏上我国领土,必遭逮捕! ”
特朗普的介入让这场危机演变成美以关系的试金石。
2025年6月25日,他在社交平台怒斥审判是“荒谬的政治猎巫”,高呼“美国拯救了以色列,现在必须拯救比比! ”。
但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冷峻回应:赦免“不在讨论范围内”,且“无人提出请求”。
特朗普的声援暴露了双重标准——他谴责ICC逮捕令,却无视加沙4.3万死者背后的人道灾难。
内塔尼亚胡的“战争避险”策略正在失效。
加沙战事初期,他的支持率飙升至85%,但随平民死亡激增,已暴跌至32%;56%民众要求他战后下台。
为转移压力,他于2025年6月突袭伊朗核设施,宣称取得“历史性胜利”,实则暴露战略失败:摩萨德间谍网遭重创,沙特拒绝提供军事基地,连美国都暂停输送2000磅炸弹。
国内政治地基也在崩塌。
极右翼盟友本-格维尔以“对黎巴嫩开战”要挟政府,超正统犹太政党因兵役豁免争议威胁退出联盟。
而66%的民众指责他“更关心保住权位而非解救人质”,街头示威者举着染血的童鞋质问:“当加沙家庭在废墟翻找尸体时,总理却在法庭争取特权? ”
此刻的以色列深陷双重审判困局:国内法庭衡量雪茄与权力的交易,国际法庭审判炸弹与饥饿的罪行。
内塔尼亚胡端坐被告席的身影,恰似以色列民主的倒计时——当司法程序因“国家安全”屡次暂停,当战争成为转移焦点的工具,法治信仰正被一寸寸碾进加沙的焦土。
而世界在等待答案:究竟是国家绑架了总理,还是总理绑架了国家?
发布于:山东省镕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